索引号 3212000006/2024-324185 分类 统计分析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4-07-30
文号 时效
1—5月份泰州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2024-06-28 16:52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泰州市经济运行基本面保持稳定,生产供给保持增长、内外需求总体平稳、要素保障持续增强,但也面临重点产业波动明显、企业经营质效偏低、房地产市场长期疲态、对外贸易增势减缓等诸多困难挑战。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仍需紧盯制约经济恢复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夯实基础,奋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 从产业发展看,低位运行,生产供给增势放缓

工业经济承压前行。1—5月,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324.22亿元,增长1.8%,较1—4月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实现产值2244.48亿元,增长2.3%,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7.5%,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6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7.8%。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17.46亿元,增长0.4%,低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低于小微型企业增速2.9个百分点;“十佳百强”企业实现产值同比下降0.3%,低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从企业盈利情况看,尚未完全恢复。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0%,两年平均下降5.4%,列统的34个行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41.2%。企业亏损面24.2%,较一季度收窄1.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扩大0.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42.63亿元,增长17.7%。

服务行业低位增长。1—4月,泰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94.44亿元,同比增长1.3%,较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快增,同比增长54.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势趋缓,分别增长17.4%、14.3%和13.5%,分别较一季度回落6.0个、6.5个和13.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浮出水面,增长9.0%,较一季度提升30.4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行业营业收入分别下降1.0%、6.5%和18.6%,降幅较一季度扩大3.7个、1.9个和0.5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分别下降18.8%、37.6%,降幅分别较一季度收窄5.2个、16.9个百分点。

二、 从内外需求看,总体平稳,双向循环稳中承压

有效投入稳步扩大。1—5月,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3.0%,增速高于全省9.0个百分点。从产业投资看,工业投资完成额增长22.2%,增速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完成额下降2.0%,较1—4月收窄1.3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保持稳增。1—5月,泰州市民间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8%,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加快。1—5月,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0.3%,高于全部投资增速7.3个百分点,较1—4月加快5.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恢复向好。1—5月,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52.3%,两年平均增长0.6%,两年平均增速较1—4月提升1.8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总体平稳。1—5月,泰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7.59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05亿元,下降0.1%。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8.98亿元,增长11.8%,较1—4月回落3.1个百分点。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向好势头,增势好于总体,1—5月实现零售额113.74亿元,增长21.0%,高于限额以上增速9.2个百分点,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6.7个百分点,其中粮油食品类、烟酒类、饮料类分别增长22.0%、27.7%和41.8%,分别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4.0个、1.5个和0.8个百分点。文化娱乐健康类商品消费平稳增长,1—5月实现零售额32.29亿元,增长9.7%。交通类、居住类商品消费增势放缓,分别实现零售额119.44亿元、22.64亿元,分别增长5.1%、3.8%,分别较1—4月回落2.5个、4.0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增势趋缓。1—5月,泰州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93.05亿元,同比增长27.5%,较1—4月回落9.5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实现进出口总额118.46亿元,下降4.2%。实现出口总额495.77亿元,增长28.1%;实现进口总额197.27亿元,增长26.2%。民营企业外贸增势好于总体。1—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343.18亿元,同比增长35.7%,增速快于全部进出口8.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9.5%,较上年同期提升3.9个百分点。船舶及浮动结构体进出口持续快增。1—5月实现进出口总额201.20亿元,同比增长104.4%,拉动全部进出口总额增长18.9个百分点,对进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68.7%。

三、 从要素资源看,稳健运行,关联指标持续增长

存贷规模稳步扩大。5月末,泰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985.06亿元,同比增长7.0%。从存款主体看,全市住户存款余额6287.89亿元,增长14.4%,高于全部存款增速7.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203.13亿元,下降2.7%,低于全部存款增速9.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331.75亿元,同比增长15.6%。从贷款主体看,住户贷款余额2543.06亿元,增长0.8%,低于全部贷款增速14.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8788.07亿元,同比增长20.9%,高于全部贷款增速5.3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7097.97亿元,增长17.3%,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7个百分点。

全社会用电稳定供应。1—5月,全社会用电量15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分类型看,全行业用电量129.47亿千瓦时,增长5.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3.20亿千瓦时,增长13.1%。其中,工业用电量107.44亿千瓦时,增长4.7%,服务业用电量18.99亿千瓦时,增长12.1%。

交通运输平稳向好。1—5月,泰州市公路客运量1576万人,同比增长23.1%;公路货运量2333.1万吨,增长8.9%;水路货运量增长12750.6万吨,增长10.6%;港口货物吞吐量18312.83万吨,增长14.2%。

四、 从问题隐忧看,压力凸显,稳预期稳增长仍需发力

5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呈现增长趋缓的态势,经济运行存在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内部潜在的风险挑战。工业方面,重点企业支撑不足,大中型企业、“十佳百强”企业增长乏力,企业盈利仍未恢复。投资方面,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下降,同比下降18.2%,降幅较1—4月扩大4.1个百分点;房地产方面,供需两端持续下行,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销售面积、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等主要指标继续处于下降通道;外贸方面,民营企业、船舶及浮动结构体增长势头减缓,当月实现进出口额同比下降24.0%、46.7%。

下一步要继续紧盯制约经济恢复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夯实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

一是更大力度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泰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共泰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的决定》重点任务,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促进新质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作用,努力打造具有硬核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新高地,具有强劲驱动力的产业细分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地,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高端要素集聚地,具有示范引领力的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地。一方面,狠抓数字发展机遇,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提升“数字生产力”;另一方面,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绿色低碳的新兴高端制造业,提升“绿色生产力”。

二是更实举措促进产业投资牵引力。深化推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突出资源聚集、突出做强基金、突出资本招引、突出机制保障,加快集聚、发展优质股权投资机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募、投、管、退”股权投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枢纽作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认真研判政策方针、投资风口、产业发展、市场前景等相关要素,聚焦重点方向、关键环节和未来趋势,加快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形成规模效应,着力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加强政府资金引导,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上争力度,强化对重点产业的投资牵引作用,从更大力度、更多层次、更宽渠道等方面支撑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充分释放各类资本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三是更高水平提升内外市场支撑力。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消费。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让市场主体有更大市场空间,着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持续开展各类便民展销会活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群众消费“有底气、接地气、聚人气”。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压力,进一步在供给侧提高出口产品质量,调整出口种类结构和区域结构,不断增强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塑造与健全“跨境电商”这一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数字化外贸营销,指导相关企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集成外贸供应链各环节数据,加强资源对接和信息共享,整合碎片化订单,拓宽获取订单渠道,最终形成新业态驱动、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出口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