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41662/2023-26550 | 分类 | 统计分析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工业、交通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23-03-10 |
文号 | 时效 |
-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2023-03-10 15:36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规上工业经济积极克服各项不利因素,工业生产运行呈现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出经济发展“压舱石”作用。但是工业生产面临的三重压力仍未减弱,尚存在部分行业恢复向好基础不稳固、产业链上下游利润走势分化、出口企业盈利空间收缩等问题,工业运行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一、泰州市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一)工业生产平稳有序,稳定支撑经济发展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5%,位于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12.5%。年内来看,一季度受去年同期疫情低基数影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位运行;二季度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增加值增速有所回落;进入下半年后,在防疫保供稳价等政策驱动下,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工业生产逐月复苏,总体保持平稳有序,持续有效发挥稳经济“压舱石”作用。
(二)七成行业实现增长,重点行业拉动明显
2022年,泰州市34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70.6%,其中,有16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累计贡献率67.4%。与2021年相比,11个行业生产有所加快(或由降转增)。其中,汽车、医药、船舶等重点行业持续向好态势明显。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2022年汽车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8.2个百分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药企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利润率较高,2022年医药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5.8个百分点;海洋船舶需求量加大,企业新接订单增多,生产任务加大,船舶产业态势较好,2022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5.4个百分点。
( 三)六大板块协同发展,地区差距逐步缩小
截至12月底,泰州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3426家,其中超过600家的有泰兴市(728家)、兴化市(712家)和靖江市(662家)。2022年,全市六大板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超过7.0%,其中,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区、兴化市超过全市平均,同比增速分别为9.2%、9.1%、8.9%、8.7%。增速最高地区与增速最低地区差距为1.6个百分点,较上半年缩小2.9个百分点。
(四)效益状况继续改善,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随着工业生产的稳定恢复,叠加保供稳价、惠企纾困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推进,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向好,利润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2022年,泰州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51.90亿元,同比增长25.9%。列统的3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8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52.9%,其中6个行业利润增速在1倍以上。按营业收入排名前十大行业中,除化工行业利润下降19.9%外,电气、电子利润倍增,汽车、专用设备、金属制品、医药、船舶等5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分别达到61.3%、46.2%、42.7%、31.5%和26.1%。
二、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呈现的积极变化
(一)大中型企业提质增量,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全市规上工业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9.7%,较上年度提升4.1个百分点。全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114家,较上年增加8家,合计实现产值增长23.2%;产值超50亿元企业27家,较上年增加2家,合计实现产值增长28.7%;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5家,较上年增加8家,合计实现产值增长37.7%。其中,十佳百强企业实现产值4635.82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产值4.7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产值贡献率达71.6%,拉动泰州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8个百分点。
(二)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12月底,泰州市“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企业合计1148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比重为33.5%,2022年合计完成产值5517.18亿元,同比增长18.1%,对泰州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4%。其中大健康产业完成产值1706.41亿元,同比增长13.9%;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1947.98亿元,同比增长17.5%;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业完成产值738.52亿元,同比增长12.9%;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业完成产值572.47亿元,同比增长23.5%;光伏和锂电产业完成产值551.79亿元,同比增长38.2%。
(三)装备制造业持续恢复,船舶行业发展迅速
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4021.49亿元,同比增长14.0%。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完成产值498.46亿元,同比增长23.4%。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扬子鑫福等重点船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保持全国领先,3大船企订单均排至2026年。
三、工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新增企业增长乏力,对规上工业拉动有限
今年以来,泰州市共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91家,其中,年度新增404家、月度新增187家,月度新增企业全年累计完成产值89.55亿元,仅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7个百分点。
(二)小微企业活力不足,工业恢复基础尚不稳固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存在整体偏弱、能力不强和活力不足等问题,生产增长面尚未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产值增长企业不足六成,企业增长面仅为56.6%;全市216种列入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中,121种产品产量为负增长,下降面为56.0%;小微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5%,低于全市平均8.0个百分点。
(三)传统制造业承压明显,复苏进程缓慢
传统制造业受疫情冲击较为明显,行业整体恢复进度相对缓慢。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和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全年增加值增速均为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11.5%、9.0%、6.1%、6.1%、5.7%,均低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
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相关建议
(一)抓好强链补链延链,提高抗风险能力
聚焦我市“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等重点产业链,实行“一链一策”,延长“短链”、联通“断链”、增粗“细链”、增加“无链”、攻坚突破“弱链”,进一步抓好强链补链延链,加快产业链重塑、价值链提升,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力争打造一批优势产业。
(二)密切关注重点行业,加强动态监测
密切关注大健康、汽车、船舶、化工、电子等重点行业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测分析,关注有倾向性、苗头性、拐点性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统计监测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灵敏性。密切跟踪分析行业走势,及时预研预判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挑战,科学做好监测预警和政策储备。
(三)释放惠企纾困政策红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关注企业“痛点”,抓紧落实具体举措。跟踪各项政策措施兑现落实情况,明晰政策适用条件和范围,优化申报流程,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政策红利及时、足额传导至企业,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提振企业信心,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