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2025-09-25 09:30
- 浏览次数:
2025年1-7月,泰州市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基本生活类商品需求稳定,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强劲,线上零售持续较快增长,绿色智能产品消费表现突出。但与此同时,汽车类消费持续下行,住宿餐饮业增速有所放缓,市场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夯实。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6.9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9.75亿元,同比增长8.7%。在限上统计的23类主要商品中,零售额实现正增长的商品类别达18类,增长面为78.3%,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基本生活类消费支撑作用显著。1-7月,全市实现限上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183.59亿元,同比增长12.1%,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1个百分点。从细分类别看,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分别增长14.3%、9.3%、10.9%和15.4%,显示基本民生需求持续释放。
(二)文化娱乐健康类增长突出。1-7月,全市实现限上文化娱乐健康类商品零售额61.2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5.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7.5个百分点,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个百分点。
(三)居住类消费保持较快增长。1-7月,全市实现限上居住类商品零售额42.96亿元,同比增长20.4%,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51.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五金电料类分别增长7.6%、5.4%和7%,居住消费需求稳步释放。
(四)绿色智能类消费需求旺盛。1-7月,全市限上智能手机零售额同比增长93.1%,高于限上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44.9个百分点;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电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6%,高于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速44.2个百分点。上述两类商品合计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个百分点,绿色低碳和智能消费趋势显著。
(五)线上消费持续增长。1-7月,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为65.55亿元,同比增长19.4%,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个百分点。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2.6%,较1-6月提升0.5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对消费市场的贡献持续增强。
二、需关注问题
(一)汽车消费持续下行。1-7月,全市限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7%,降幅较1-6月扩大1.6个百分点,拉低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下降0.9%,降幅较1-6月扩大1.8个百分点;新车零售额同比下降1.9%,降幅较1-6月扩大1.4个百分点,汽车市场整体表现偏弱。
(二)住餐业增长持续放缓。限上住宿餐饮业增长呈持续回调态势。1-7月,全市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速较1-5月和1-6月分别回落5个和1.7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较1-5月和1-6月分别回落1.8个和1.5个百分点。限上住餐业前20强企业总体增长乏力,剔除泰州市经开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去年同期停业装修(低基数不可比)影响外,其余19家企业当月营业额仅同比增长4%,其中有9家单位当月为负增长,合计拉低限上住餐业营业额当月增速1.2个百分点。
三、建议
(一)提振大宗消费,稳定汽车市场。加大购车激励政策。在严格落实国家及省有关汽车消费政策的基础上,可研究出台针对性的地方补贴或消费券,重点鼓励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型汽车的消费与以旧换新,对冲市场下行压力。优化消费环境与体验。支持大型汽车经销企业、商圈联合举办车展、试驾体验和促销活动,打造集汽车销售、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消费场景,吸引消费意愿,释放潜在需求。
(二)激发市场活力,助力住餐行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拓展新市场。鼓励住宿餐饮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开拓大众消费、家庭消费、旅游消费、休闲消费等市场,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品质化的产品与服务,减少对特定消费群体的依赖。支持数字化与业态融合。推动住餐企业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线订餐、中央厨房+线下配送等新模式。强化品牌与营销能力。支持本地老字号、特色餐饮和精品民宿做优做强,打造区域消费品牌。利用节假日和消费旺季,策划主题营销活动,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本地及周边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