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三季度泰州市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2023-11-20 10:16
  •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泰州市委、市政府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1-3季度泰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0.63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6.99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一产增加值148.50亿元,同比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8.49亿元,同比增长9.8%。

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一)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今年水稻生长期间,天气条件总体有利,病虫草害防控效果好、危害轻,各项关键田间管理和抗灾应变措施落实到位率高。虽6-7月多阴雨寡照天气,水稻叶龄进程相对略偏慢,但7月下旬特别是8月上中旬天气比较适宜,对水稻搁田特别是拔节、壮杆、长穗十分有利,穗肥施用普及率高、用量足,且时期恰当,有利于攻大穗。9月中旬水稻处于灌浆期,气温正常、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对灌浆结实较为有利,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增长,10月以来良好的天气条件,保障了秋粮丰产丰收。

(二)蔬菜、瓜果稳中有升

2023年前三季度泰州市蔬菜增产强劲,“菜篮子”保障有力。一是政策引导。泰州进一步夯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狠抓菜篮子稳产保供,指导各地优化品种、优化结构、产业升级,积极落实水生蔬菜面积,积极推广葡萄等立体种植果蔬、渔菜共作模式,对农户和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宣传,政策驱动效果明显。二是气候适宜。今年夏季雨水丰沛,部分喜水蔬菜长势较好。三是复种指数高。今年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涨多跌少,调动了菜农种植积极性,复种指数提高,加之去年三季度部分月份因疫情封控影响,蔬菜生产流通陷于停滞的情况,今年蔬菜增长幅度得到进一步放大。四是在冬油菜茬口期复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大大增加了蔬菜种植面积。部分去年新增的十边隙地、改造的荒草地等冬油菜新增面积三季度改种蔬菜,导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扩大。前三季度累计蔬菜播种面积69.99千公顷,同比增长2.0%,总产量258.96万吨,同比增长3.8%。瓜果播种面积3.38千公顷,同比增长2.2%,总产量12.57万吨,同比增长2.7%。

(三)生猪产能加速释放

今年以来,泰州市积极推进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主动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养殖行业,积极与大型养殖企业合作,新建、扩建、改建封闭式恒温饲养场,极大地改善了畜禽生长环境,降低了发病率。随着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升上涨,部分中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纷纷增栏、补栏、进行二次育肥,缩短饲养周期,降低因受市场行情影响生猪价格跳水的风险。9月末,泰州市生猪存栏92.51万头,同比增加21.06万头,增长29.5%,其中能繁母猪7.63万头,同比增加0.05万头。累计生猪出栏124.12万头,同比增长18.4%,增速较上半年提升7.7个百分点。

(四)家禽产能显著提升

9月末,泰州市家禽存栏2398.60万只,同比增长9.6%,累计家禽出栏1812.26万只,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上半年提升4.4个百分点。

(五)渔业发展持续向好

渔业生产稳产保供水平不断提升。一是积极指导淡水鱼养殖户调整养殖模式,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加大养殖技术培训,淡水鱼发病率较去年有所下降。二是推广虾蟹混养“兴化模式”、水车式与微孔管道相结合增氧技术的池塘养殖,小龙虾产量明显提升。三是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在陈堡草荡、洋汊荡等区域投放螺蛳、小鱼苗等,提高效益。四是河蟹产量增加。今年气候适宜,河蟹规格大,品质好,总体产量高于去年。五是积极发展高效渔业养殖项目。大力推进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建设,指导养殖户由常规品种向特水养殖转变。前三季度累计水产品产量31.09万吨,同比增长4.9%,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二、存在问题

生猪养殖需警惕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等后市风险。受国际大豆价格下降、市场需求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豆粕价格持续下行,饲料企业纷纷下调产品价格,养殖户成本下降,养殖利润有所改善。基层反映,后市看涨补栏意愿增强。秋冬季生猪价格一般会呈现季节性回升,养殖户会采取二次育肥、压栏惜售等方式,待年末集中出栏,易导致年底生猪产能过剩,猪价出现“旺季不旺”现象。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监测预警,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规范规模场户档案填写,建立健全电子档案,及时发布猪源、饲料等价格信息,介绍市场行情,注意引导广大养殖户有序安排生猪出栏,不要因为当前猪价有所回升而盲目压栏赌后市行情,及时锁定利润,落袋为安,避免后面价格回落时出现争相出栏,造成踩踏效应,使本来能够到手的盈利大幅缩水;更不要急于扩充产能,避免后期带来较大损失。

      (二)统筹科学调度,全力保障颗粒归仓。一要加强统筹部署。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组织各地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从“丰收在望”到“丰收在仓”。农业农村部门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提前分析研判风雨、强降温等气象变化过程,及时发布关键农事气象信息,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安排秋收作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适时收获。二要加强农机保障。细致掌握各地应急作业农机需求,尽最大可能提前准备、及早落实应急作业机具和队伍。加强机收服务供需调查对接,确保联合收割机投入充足、状态良好。合理调配作业机具,最大限度扩大机收面积、加快收获进度、提高收获质量。强化机收减损操作技能培训,示范推广高效减损机具。大力推广收割、运输、烘干等环节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节粮减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