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41662/2020-16454 分类 统计分析 其他 其他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0-12-30
文号 时效
前三季度泰州邮政业情况简析
  • 信息来源:泰州市统计局
  • 发布日期:2020-12-30 11:25
  • 浏览次数:

邮政业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泰州市大力扶持行业发展,着力推进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化,前三季度,全市邮政行业总体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一、前三季度邮政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总体呈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邮政业增加值14.78亿元,增长20.7%,高于GDP增速19.0的百分点,是增长最快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其中:1-9月,邮政行业实现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21.58亿元,同比增长17.6%;实现邮政业务总量34.04亿元,同比增长28.0%。

(二)邮政普遍服务喜忧参半。一方面传统邮政寄递业务下滑放缓,1-9月,全市邮政函件业务量累计完成153.66万件,同比下降36.8%;汇兑业务累计完成3万笔,同比下降46.7%。另一方面,包裹订销报纸杂志业务平稳增长,1-9月,包裹业务累计完成3.85万件,同比增长9.1%;订销报纸业务累计完成6937.03万份,同比增长3.6%;订销杂志业务累计完成261.12万份,同比增长0.1%。

(三)快递业务服务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的兴起给快递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机遇,前三季度,我市快递服务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全市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1572.81万件,同比增长34.4%;实现业务收入12.58亿元,同比增长22.1%。从快递业务种类看,同城快递业务总量及收入分别完成1805.24万件和1.06亿元,增长40.3%和17.3%;异地快递业务总量及收入分别完成9747.73万件和6.83亿元,增长33.5%和19.3%;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总量及收入分别完成19.83万件和0.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20.9%。

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泰州市邮政业特别是快递服务业,快速增长态势持续强劲,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效逐步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容忽视:

(一)服务能力与市场需求还存在差距。当前邮政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我市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及水平还不能有效适应和满足市场服务需求,行业同质低效的发展模式仍未实质性转变,企业内生动力与核心能力不足较为突出,自我创新发展能力缺乏,中高端服务产品种类不足,缺少差异化、层次化、特色化服务;面对新流通、新制造提出的新需求,企业适应和配套能力尤显不足,部分邮政企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的合作项目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深度参与,行业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急迫。

(二)行业发展基础不牢市场仍不规范。邮政行业粗放发展的模式尚未完全改变,企业重规模轻质量,重发展轻管理,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事中事后管理跟进不力,行业转型及优胜劣汰的过程中企业运营不稳引发社会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末端网点管理缺少法律规范,许可资质与企业加盟管理存在“两张皮”现象,面对市场不规范、基础不牢固的现状,监管缺少法律支撑已成为工作痛点。

(三)产业集中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发展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密切上下游关联企业关系,促进技术升级,获得规模效应。我市邮政业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扶持,企业分散经营、各自画圈自立,目前还处于“小、散、乱”状态,缺乏知名度高、竞争实力强、服务能力好、连锁网络健全、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本地大型快递企业。快递业发展需要电商龙头企业引领,我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无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三、促进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营造行业发展环境。立足市情业情,积极争取信息化建设、末端规范化建设及配送车辆通行、智能快件箱布设等新的扶持政策,持续推动全市邮政业转型发展。继续强化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快递向下”服务拓展工程,打通城乡产品双向流通渠道,推进邮政快递与电商、制造的协同发展,营造邮政快递服务城乡配送的良好环境。

二是推动产业融合,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能力。以“互联网+”为支撑,积极推进“邮政快递+”行动计划,加快快递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步伐,提升邮政业对上下游产业的服务能力。鼓励快递企业积极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和特色小镇建设服务;鼓励优质快递企业进驻先进制造业集聚园区,更好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促进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的深度合作。

三是加强末端建设,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推进网点标准化建设。推动城区自办网点全面标准化和推动智能化新装备和绿色用品用具在标杆网点的应用。完善邮件快件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邮件快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优化智能快件箱布设,规范运营管理。开展服务质量评估工作。深入实施快递服务水平警示和行政约谈,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和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